走路时不小心崴了脚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活动活动脚腕,若只是轻微疼痛,就不在意了。甚至有人认为扭到脚踝只是小伤,热敷或用绷带包扎下就好了。
可你有没有发现,崴了第一次后,就特别容易再崴脚……
崴脚后如不立即有效固定、制动,受伤的韧带会在异常位置修复,减弱维持踝关节稳定的力量,致使崴脚会像一个“老朋友”一样时不时来一次,这种情况专业的称呼叫做“习惯性崴脚”。
另外还有人会落下踝关节疼的毛病,早期可能是韧带撕裂处疼,但由于踝关节长期不正常受力,将导致创伤性关节炎。
据相关数据统计
①踝关节扭伤的患者中有40%会发展成为习惯性崴脚;
②踝关节扭伤的复发率为42%;
③约有47%的踝关节扭伤患者报告在相同的踝关节发生重复性扭伤;
④在运动员人群中更为可怕,相关研究发现专业运动员踝关节扭伤的复发率高达70—80%。
为什么崴脚会有惯性?
怎样保护脆弱的踝关节?
崴脚为什么容易再犯?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
如果将人的脚比作地基
那么踝部就是1楼、膝部2楼、髋部3楼
踝关节可以说是人体负重最大
最易损伤的关节
崴脚往往猝不及防
登山、运动、甚至走路过程中都可能发生
复发率也居高不下
若处理不当日后可能发生创伤性关节炎
地基不稳
人体这座大厦就会摇摆不定
如果不能及早发现足踝问题,可能会对身体其他部位(如膝关节、髋关节、腰椎等)带来损伤。
崴脚的时候,
我们身体发生了什么?
踝关节能否稳定地完成各个动作,与其周围包绕的韧带有很大关系。
1.韧带拉伤、断裂
人的脚是个复杂的架结构,崴脚的时候一般最容易受伤的就是韧带。韧带就是我们俗称的“筋”。
崴脚中最容易受伤的三条“筋”:
距腓前韧带
跟腓韧带
距腓后韧带
大多数人崴脚,都是一条或者多条韧带发生了损伤,可能是轻度的拉伸或者撕裂,或者是韧带撕裂伴有关节不稳定,最严重的是韧带完全断裂,严重关节不稳定。
2.血管破裂
踝关节韧带表面有丰富的血管,韧带撕裂的同时,会导致周围的血管破裂,血液从毛细血管缺口处进入皮下组织,发生淤血。
脚踝会逐渐变得疼痛、肿胀、淤青。如果处理的不及时方法不得当,皮下的瘀斑可能进一步形成粘连,影响关节恢复。
崴脚别慌!
记住"POLICE"原则
P:PROTECTION—保护
即保护受伤部位
脱去鞋袜,查看伤情
就近休息、减少活动
使用踝关节临时固定支具
O:OPTIMAL LOADING—适当负重
在踝部得到保护的情况下
遵循医生专业建议
循序渐进进行训练负重的训练恢复
I:ICE—冰敷
崴脚的48小时或78小时内属于损伤急性期
可用冰袋冰敷半小时
最好是液体冰袋,防止冻伤
冰敷能降低血液循环,帮助缓解疼痛和肿胀
需要注意的是
淤血没散时千万不要试图热敷
那样会让腿越来越肿
C:COMPRESSION—加压包扎
在棉垫外面用绷带以“八字形”
加压包扎受伤的踝关节
并注意包扎的方向,促进踝关节恢复
E:ELEVATION—抬高患肢
减少受伤关节活动,将患肢抬高
晚上睡觉可以垫软垫
有利于减轻肿胀,促进康复
崴过脚后,
膝关节如何自处?
01:舒适的鞋子
穿高跟鞋是诱发崴脚的重要原因,要尽量少穿高跟鞋走不平坦的路,高跟鞋的高度不宜过高,45°的鞋可使整个脚掌受力均匀,不超过3cm的鞋子也可以减少崴脚的发生。
02:走路集中注意力
走路不低头看手机、上下楼梯不要踩空、避免走一些高低不平或者坑洼的地方。
03:适当的锻炼
每天对足部进行适当的锻炼,增强踝部周围肌肉力量,减少踝关节压力。做脚踝锻炼增加脚踝力量,如:
(纵跳横跳)
(踮脚八字跳)
04:补充关节营养
关节是易耗品,用的越多,磨损越多,为关节补充关键营养—氨糖软骨素,修复受损关节软骨,才能时刻保持关节活力。
人体软骨对氨糖的吸收主要是靠“硫酸根”介导的,硫酸氨糖则具有这种“硫酸根”;而盐酸氨糖则是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“盐酸根”[1]。
人的关节重要成分含有“硫酸根”(如硫酸软骨素等)对于同含有“硫酸根”的氨糖,会显得更为“亲近”,吸收更好[1]。
此外硫酸氨糖的氨糖比例高,纯度高,杂质极少,这无疑更提高了硫酸氨糖对关节炎的治疗作用[1]。
人的身体是有记忆的
扭伤过的关节不仅容易二次扭伤
在年老后患关节炎的几率也会增加
别把关节损伤不当回事
蓝湾氨糖软骨素
纯度99%的硫酸氨糖+硫酸软骨素
科学组方,护骨更给力
携手蓝湾,骨劲满满
一起动,自在活
参考文献:
[1]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(ChinJNewDrugsClinRem)《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现状》,2004年7月,第23卷第7期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