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,历史上第一杯奶茶谁喝的?

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,历史上第一杯奶茶谁喝的?

他们并没有多完善的商业素养,要保护这个要申请那个。

当时谁也不知道这玩意就能风靡全球啊,只知道客人买账,自己还笑着呢;就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去了。

哪怕你穿越回去变成那个店员,你知道该怎么做,一切按着IPO的标准来。

那你也是被当成一个事儿逼被老板开了。

宏观环境因素不能不考虑啊!

否则珍珠奶茶也许能和可口可乐掰一掰手腕。

现在想来珍珠奶茶的创始人当初没有申请专利,的确是非常可惜的事情;

以致于日后连是谁创始的,都变得模糊了:

台中春水堂与台南翰林茶館为了这个问题,争了10年之久,双方各执一词,甚至还告上法院。

春水堂的创办人指出:

自己1983年在台中四維街開設飲料店,1987年,當時擔任店長的林秀慧將粉圓加入奶茶中,意外做出了現在的「珍珠奶茶」;

翰林茶馆创办人则说:

自己1986年在台南開店後,看見菜市場內的粉圓,想拿來與奶茶相配,經過多次嘗試,成功將粉圓與奶茶融合,又因為當時的粉圓潔白剔透,才命名為珍珠奶茶。

最后,法院判决结果出来了,也就是如下图所示:

法院最后认定,珍珠奶茶是新型飲料,而非專利產品,

任何人、店家都能夠進行調製,沒有必要爭「誰是始祖」。

但这并不代表奶茶无法申请专利。

翰林负责人涂宗和表示:有了前车之鉴后(与春水堂的珍奶創始诉讼官司)打算尽快将茶馆自创的十五种产品提出专利申请。

以免再为了类似争议而对薄公堂,预计提出专利申请的产品包括:普洱茶冰淇淋、铁观音冰淇淋、大吉嶺冰淇淋、翡翠綠茶、翡翠紅茶、一滴香、龍涎香、恨天高等冷热饮。

派智简单检索了一下,目前有效的奶茶专利少说也有几百条:

大家可能会觉得珍珠奶茶没什么厉害技术,也能申请专利吗?

但其实简单的创新,反而更应该申请专利。

怎么说呢?

因为专利申请需要公开技术内容,所以很容易被模仿、破解的技术或产品,反倒不如大方点公开技术,申请专利,取得竞争优势。

这就是专利的基本逻辑「以公开换保护」。

至于不易被破解的技术,更适合的是「商业秘密」。

因为复杂的技术如果你不申请专利的话,其他人说不定还不知道怎么抄呢。。

如台积电,英特尔,可口可乐,他们的核心技术都是采取商业秘密保护的,专利占比很小。

话说回来,珍珠奶茶要申请专利自然不可能单就"珍珠"+"鲜奶"+"茶"就能申请了。

还需要多补充内容,为未来可能遭遇的挑战(审查意见、诉讼等)提早预留答辩空间。

例如:多补充一些珍珠的具体种类、组成;鲜奶、珍珠与茶三者的比例关系,

甚至添加的其他配料(如炼乳等),烹煮粉圆的设备,或是特定尺寸、形状的粗吸管等。

这些地方就是看专利代理师如何去布局专利范围、权利要求书了。

基本上,说明书如果有进一步思考这些细节,即便无法取得最大的保护范围,例如:

「粉圆」+「鲜奶茶」,甚至是「粉圆」+「饮品」,也可以依据补充的细节修改技术内容,

取得相对有限、但仍有保护效果(例如限定为特定的粉圆、茶类等等)的专利。

范围越大反而保护难度越高,毕竟网撒大了总归会有那么一两个漏洞可钻。

最后,写今天这篇文除了想蹭热点之外,就没有其他的了。

。。主要还是避免大家掉进”只有高科技才值得申请专利“的误区,即便是日常生活的"小创新",只要"有商机",

都值得申请专利来保护。

知识产权从业过程中,有很多案例都是自认产品技术层次低,没自信申请专利;

导致自己明明是最早想到、最早卖的,却只能沦落到跟其他模仿的后进者竞争,很可惜。

最惨的是,还会被其他模仿者抢先申请,自己又无法举证,最后只能黯然退出市场。

当然,换个角度去思考,「珍珠奶茶」没取得专利,进入公共领域,其实也是造福了大众。

因为没有专利,各家品牌一起努力奋斗、把蛋糕做大。

而且互相竞争市场,也让消费者有机会喝到物美价廉的奶茶。(52块算个啥啊!)

虽然这样对当初辛苦研发新饮品的业者有点不公平。。

但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,还是香啊!!

专利SAAS平台,年费监控,任何知产问题欢迎联系——派智知产管家

转载请与我联系,公主号:派智知识产权;每周一篇IP原创,让知识产权变得更简单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内容

Adobe 崛起的中国“门 徒”
bat365软件下载

Adobe 崛起的中国“门 徒”

🕒 07-23 👁️ 3499
欧文所属篮球队名单
beat365官网地址下载

欧文所属篮球队名单

🕒 08-01 👁️ 9969
“沸雪”北京大跳台世界杯落幕 中国选手看到差距
365买球平台下载苹果

“沸雪”北京大跳台世界杯落幕 中国选手看到差距

🕒 08-03 👁️ 5439